9月是卵巢癌防治宣传月。随着现代女性生活、工作压力的增加,妇科肿瘤正呈现年轻化的发病趋势,以往好发于高龄女性的各种妇科肿瘤,现在也常见于未孕的年轻女性。作为一种常见的妇科肿瘤,在中国,卵巢肿瘤发生于任何年龄,是女性健康的“隐形炸弹”。
根据临床数据显示,卵巢癌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,缺乏特异性,且由于卵巢位于盆腔深部,早期肿瘤在盆腔检查中难以察觉,早期诊断率低,多数患者确诊时已为晚期。在临床上,约70%的卵巢癌患者确诊时已处于晚期,经标准化治疗后复发风险较高,70%的患者在2~3年内复发,5年生存率仅约40%。近年来,中国卵巢癌患者5年生存率已有所提高,复发情况也有所改善。
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妇瘤科主任尧良清对21世纪经济报道等表示,卵巢癌是妇科死亡率最高的肿瘤,容易在肝脏脾脏等器官四处转移。对于卵巢癌患者而言,跨越5年意味着跨过了一道重要的“坎”,有机会去实现更长生存并回归生活。然而在过去,我们见到了太多晚期卵巢癌患者疲于同疾病展开“拉锯战”,因为她们不仅仅需要承担治疗过程中肉体上的痛苦,更要面临极高的由复发及死亡率所带来的精神负担。
“有相当一部分卵巢癌患者,在确诊后往往存在恐惧、紧张、不安,甚至抗拒等多种心理反应。因此,一方面,临床的妇瘤医生,需要通过不断学习、突破、探索如何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专病化的医疗服务,并努力提升专业能力,以减轻患者的诊疗痛苦;另一方面,更重要的,是如何给予患者更多的关爱和心理支持,进行积极的沟通,鼓励她们跨越5年生存期这道有着重要意义的‘坎’。我想,这两者缺一不可,对患者都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。”尧良清说。
5年生存率仅40%
卵巢癌被称为“妇癌之王”、“沉默的隐形杀手”。这句话背后也同时意味着,要时刻警惕卵巢癌的高危因素和早期“信号”。
据了解,卵巢癌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,可能的高危因素主要包括:一是,家族史是卵巢癌最大的危险因素;二是,从未生育过或>35岁怀孕或第一次生产;三是,使用促生殖药;四是,绝经后使用激素替代治疗;五是,肥胖。如果发现月经紊乱;腹部、盆腔疼痛;腹胀、水肿、持续胀气恶心;便秘、尿频等症状,需要及时前往医院就诊。
对于诸多患者而言,卵巢癌是人生的一道“坎”。来自河南郑州的王乐(化名)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,自从一个月前被诊断出患有卵巢癌后,每天都活在极度恐惧中,胆小的她担心下一秒就无法继续自己的人生。“我总感觉自己体内藏着一颗定时炸弹,随时会爆炸。”王乐时常在想,如果自己当初没有参加公司体检,不知道这颗炸弹的存在,是否会活得更久、活得更好,起码不用时刻担心自己不知不觉的死去。
一个月前,王乐参加公司体检后,被医生严肃地告知:左侧的盆腔出现了包块。而进一步检查后发现,卵巢肿瘤标志物CA125飙升超过1000U/L,医生反复检查,最终确诊王乐患上了卵巢癌,并属于卵巢癌中晚期患者。
有华东地区临床专家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,大约70%-80%患者发现的时候已经是3到4期。且肿瘤分期越晚,预后越差,生存期、存活期就越差,所以卵巢癌通常也被称为“沉默的杀手”。
“卵巢在女性的盆腔深部,位于深部的肿瘤早期症状非常不典型,只有肿瘤慢慢从深部侵袭,转移到腹腔其它位置才会有一些典型症状,包括产生大量的腹水、腹胀,以及恶液质致消瘦等。”上述临床专家说,卵巢癌不像宫颈癌有一些症状,可以早期筛查,卵巢本身就很小,在盆腔的深处,无法直接窥视,给筛查带来困难。全球75%以上的卵巢癌患者发现时,都已经是晚期,癌细胞已经扩散。
自从确诊后,王乐总是担心不已。“害怕是没有用的,不能让自己一直处于强烈的复发恐惧之中。相信医学和医生,积极配合、坚持规范化的维持治疗,未来的路还很长,而我们一定不会被轻易打败!”在“看见巢跃奇迹”卵巢癌患者关爱公益摄影展上,来自上海的卵巢癌患者代表万女士(化名)说道。
尧良清指出,在中国,卵巢癌虽然发病率在女性生殖道癌症中居第三位,但死亡率是最高的。中国每年的发病接近6万例,但每年死亡人数也接近5万例,死亡率非常高。主要由于,一方面,卵巢位于女性盆腔深处,早期非常难诊断,大概有3/4的女性在诊断时已经是晚期。越晚期,治疗的效果越差,这是造成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;
“一旦发生晚期,盆腹腔都是广泛转移,会转移到肝、肺、颈部,转移之后要求MDT团队手术做到彻底,对医生有着很大的挑战性。在欧洲,医学比较发达的地区统计,在三、四期能做干净的比例不到50%,也就是说有一半患者手术达不到理想状态。”尧良清说。
另一方面,患者治疗后的患者比较容易出现铂耐药。通常,临床认为铂是卵巢癌的一线用药,有非常好的效果,但是卵巢癌的患者再次复发后,往往容易出现铂耐药。一旦出现铂耐药,二线化疗药总有效率往往小于20%。也就是说,有35%~50%的患者在用药期间,二线化疗药治疗下病情继续进展。
目前,精准靶向药物出现后,已大幅度延长患者的无瘤生存期,为患者带来了更多的生存获益。而随着患者的无瘤生存期越长,后续获得治疗的机会越大,治疗方法选择也就越多。
急需规范化的维持治疗
但尽管如此,也有相当一部分卵巢癌患者会面临复发的挑战。这也使得,“5”, 这一对于常人来说或许只是一个普通的数字,但对于卵巢癌患者和临床医生,确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时间节点,好比一道“生命之坎”。
《2023中国卵巢癌诊疗现状白皮书》显示,我国每年约有5.5万例新发患者,70%的患者会在初次治疗后的两三年内复发,并且随着复发次数增加,患者面临越来越短的缓解期,因此我国卵巢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40%左右,低于“健康中国2030”规划纲要的总体目标。
卵巢癌治疗作为一场持久战,延缓复发是延长生存时间的关键。如何实现延长生存期的目标?
近年来,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和规范化诊疗的全面践行,基因检测如BRCA及HRD检测技术的日益普及,靶向治疗药物的应用推动卵巢癌迈入精准治疗时代。“手术+化疗+维持治疗”三驾马车的全程管理治疗模式,使我国有越来越多的卵巢癌患者从中受益,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患者在医生的治疗和家庭的支持下跨越5年生存,甚至实现了更长时间的生存奇迹。
尧良清介绍,现在卵巢癌主流的治疗方式是“手术+化疗+靶向(PARP抑制剂)维持治疗”,这也是卵巢癌目前最新、最合适的治疗模式。但是在使用这一治疗方案之前,推荐患者进行基因检测。目前认为,上皮性的高级别浆液卵巢癌是卵巢癌最常见的病理类型,国际妇瘤科的共识认为这是一个基因突变的疾病,有很多种基因突变都会导致卵巢癌。
“国际指南都是建议对卵巢癌患者进行基因检测,以发现不同类型的基因突变,从而推荐相应的靶向药物(指导卵巢癌患者后续治疗方案选择及预后判断,从而实现卵巢癌治疗的个体化及精准化)。比如,目前卵巢癌上皮性高级别浆液癌,最常见的基因突变就是BRCA基因突变。如果是BRCA基因突变,患者前期做到满意的手术(前期手术做到R0),再进行规范的化疗,使用靶向药治疗使得患者生存期可以明显延长。”尧良清强调,基于这样的考量,建议卵巢癌患者做精准治疗前,都应该做一个基因检测。
基因检测是一级预防中的最优选择。在所有影响卵巢癌发病的因素中,遗传基因的突变是目前已知的最为重要的危险因素。通常,高危患者如携带BRCA基因突变的患者应定期进行体检筛查,在完成生育后可考虑预防性切除手术。而基因检测能指导卵巢癌患者后续治疗方案选择及预后判断,从而实现卵巢癌治疗的个体化及精准化。BRCA基因突变的卵巢癌患者能从PARP抑制剂维持治疗中获益最大,其次是HRD阳性患者。
上述临床专家还强调,从临床的角度来看,卵巢癌讲究全程管理,具体是指从疾病诊断开始至患者死亡的整个疾病过程中全方位、全过程的管理。随着肿瘤学的发展、基因检测技术的进步、新药物的不断研发,卵巢癌治疗由既往的手术+化疗传统模式逐渐优化为手术+化疗+PARP抑制剂维持治疗的三段式管理模式,诊疗水平不断提高,患者生存期越来越长。“医生需要从疾病诊断开始,到治疗乃至术后随诊及维持治疗整个环节中,进行全方位介入。”
事实上,近年来,国家卫健委积极推动卵巢癌诊疗规范化进程,制定《卵巢癌诊疗规范》、《卵巢恶性肿瘤诊断与治疗指南(2021年版)》、《中国卵巢上皮性癌维持治疗指南(2022年版)》等一系列规范,发展“重大新药创制”科技重大专项,以切实举措落实卵巢癌患者临床获益。
“当前,卵巢癌治疗已进入慢病化管理时代,把握最佳治疗时机,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是延长生存的关键。医生和患者都要把卵巢癌当作一种慢性病,要放缓心态,学会和疾病相处。”上述临床专家说道。